在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,我近乎忙碌着文章的内容输出,以至于我无暇进行新工具的开发。在翻阅到自己两个月前社区中推广内容中,我发现内容并没有完整地传达工具的功能和想法。所以,我创建了一个完整的作品合集,并且让每个作品的推广内容完整的保留下来,并用这种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推广内容的排版格式。于是,我将作品推广的内容书写过程,变成了另一种作品集的内容转移。
添加引用建立你的追随者
我在开发者社区和公众号进行了漂流简报的内容编辑和发布,但是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。发布之后,仅一天就石沉大海,阅读数量甚至不超过 50。也许,对于文章形态的内容,需要一段持续性内容输出的保持,才能得到更好的反馈。
但是,我仅保持最基本的记录,就已经达到瓶颈了,更不用说更垂直领域的独立开发报告。我只得安慰自己,让自己明白这些文章仅为了自己而写,比起速度更应该保持质量,不需要勉强自己去做更多超过能力范围的事情。
我在站外进行文章发布的主要想法,实际上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主要到这个站点。为此,我还在文章下留下了一段来源和订阅方式,这是我在阅读一些在公众号内容输出的文章上看到的做法。有了这个引用,那些充满好奇心的人就会找到你的文章,然后形成一种有趣的链接。
有意思的是,这种方式确实在我发布的内容中生效了。在我文章中是支持使用 RSS 订阅的,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, RSS 订阅依然是是少数派,因此我的站点并没有新的访问者,他们更倾向于查看公众号。
个人在平台的困境
在一些独立开发者的文章中,我了解到流行着一种 BuildInPublic 的形式,于是开始计划在社交平台准备账号。但是这似乎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顺利,首先因为我的推特账号长时间没有使用,冻结了申诉无效,直接完成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成就。
于是,我转向了 BlueSky,这里有少数人在发布 BuildInPublic 的推文,但是不多,在话题中介绍了我的站点工具,只有几位独立开发者觉得这个工具很有帮助,大多数人对你的推文不感兴趣。这让我有些失望,如果依靠社交媒体推广,大概率会石沉大海吧。
对我们独立开发者来说,账号就是财产,但是这个账号是平台在管理的,如果账号遭到封禁,那么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账号和粉丝群体一瞬间就会消失。
也许,使用一种无账号或者去中心化的方式,才能更安全进行产品推广。但是,在平台占据流量的现在,独立开发者只能做出取舍。
作品集的潜在意义
开始写独立开发者的博客后,原本我打算博客站点加上广告,但我还是不想用广告打扰我的读者们,所以打算换一种方式。
我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建立了一个叫作纸船实验室的作品集,用来记录所有有关独立开发的产品。想要一个作品的想法,起初是看到神奇海螺试验场产生的。当时,我就想着自己也做一个类似的作品集,我也把自己产品的网站放进去,这样会很有意思。
现在,如果我在文章引用了自己的产品,那么会先跳转到带有广告的作品介绍下,通过作品介绍让使用者也能有一个预期的了解,我认为是个不错的替代方案。
另外,我的作品集使用了主域名,我的作品都挂载在这个域名的子域名下。有趣的是,好像所有的子域名都会成为主域名的一个外链,或许这对作品集的 SEO 会有一些帮助。
我把作品集里的作品完成时间具体到了年份和月份,这样就有了一条清晰的时间线,每次我打开这个作品集,我就可以看到过去一个月,或者一年内我创造了什么东西,这会让我知道自己代码开发的状态。
快速网站广告的 MVP 验证
有了一个作品集的站点,我就计划着准备给自己的作品集站点加上谷歌广告,作为一次 MVP 验证。当 Google AdSence 准备好你域名的广告显示,这个过程大概要等待一到两周时间,甚至更久。
这个过程很漫长,每天我都会查看一下,以至于我在这个过程中,发现 Google AdSence 的单元广告没有有效的验证方式,我只能打开控制台手动查找。
我并不喜欢这种没有效率的检查方式,所以我又写了一个 Google AdSence,用来快速检查广告验证和配置。这个工具的运作方式很简单,只是爬取网页让后正则匹配字符串,但是确实对我很有帮助。
有了这个工具,我甚至可以知道任何一个网站有没有谷歌广告,这对我平时收集没有广告的站点大有用处。
建立在平台之外的城堡
如果不去依靠社交平台,那么又该怎么做,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。目前,我以前认为独立开发者应该守护的阵地应该是类似于论坛的地方,只要活跃度足够高,在一个小圈子里就会有人认识你。但是,他们不一定是你的客户,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。
这让我想起来一些去看过的景点,看过一次的景色就没法让人忘记,自然就记住了那个地方,但是很少会第二次再去。
那么,真正牵动他们的,是一片独特的风景,还是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索心呢?